解析▪新創技術
【第20屆國家新創獎授獎典禮專題】關鍵技術成熟度備受肯定,企業新創、國際新創、初創企業獎得主展現國際化競爭力!
2024-01-02

國家新創獎在2023年走入第20屆,本年度的企業新創、國際新創、初創企業競爭十分激烈,獎項得主也獲得評審的高度讚許,認為團隊在掌握關鍵技術的同時,也磨練出國際級的市場競爭力,相當看好未來發展...

台灣生醫新創界年度盛事,第20屆「國家新創獎」授獎典禮於2023年12月27日(三)在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行。在2023年,國家新創獎已邁入第20屆,已成為業界公認最權威的生醫新創競賽活動,更是各方創業團隊展現技術實力的競技場,期待在獲得國家新創獎的肯定後,創業路能走得更為踏實。

肯定獎項得主成就,評審提點今年三大趨勢

在企業新創、初創企業、國際新創獎類別,今年總共有52個獎項得主,分別為35個得獎技術與17家初創企業。從各領域的得獎名單,可看出以下趨勢:

趨勢一:確實掌握關鍵技術
生醫產業以技術為本,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度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查岱龍召集人表示,從得獎名單可看出國內藥廠的突破性新藥,包括異體幹細胞製劑、醣蛋白疫苗技術、以及地區性傳染病疫苗開發,已展現研發產製的成熟度與領先優勢;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類張文昌召集人也認為,今年獲推薦的技術不僅具備自行開發與生產製造關鍵元件的核心能力、並充分發揮軟硬整合效益,將台灣發展電子電機的優勢結合了軟體與生醫應用。

※本屆國家新創獎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查岱龍召集人

※本屆國家新創獎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類呂正華召集人(左)、張文昌召集人(右)

趨勢二:已具備國際級市場競爭力
在國際競爭中,技術研發必須能切實解決醫療痛點才具備市場價值。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類呂正華召集人指出,從薄膜電晶體顯示技術、微型化顯微鏡頭、精密機械手臂等,到數位電訊號分析與神經調控、AI演算等軟體整合,今年獲獎技術具備提供整合性解決方案的能力,更符合臨床終端的需求。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類吳明賢召集人則觀察到,今年獲獎項目突破過去的技術門檻,甚至已經在國際競爭中突圍,獲得台灣或美國的AI醫材上市許可;健康穿戴式裝置、智慧運動感測、數位管理決策、醫病決策輔助…等開發項目,而且多數已在醫院完成場域驗證,成功優化了醫療流程和健康管理系統。

※本屆國家新創獎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類吳明賢召集人

趨勢三:積極回應ESG永續發展浪潮
近年來ESG已成為企業新顯學,今年的得獎技術也有不少與循環經濟、永續發展息息相關。農業食品、特化、環境類蕭介夫召集人表示,今年獲推薦的農業與食品生技類技術皆具備自主研發及製程開發的能力,不僅能有效提升農產品的整體利用率,更提出了減少碳排、增進綠循環與植物固碳等數據,進一步體現了環境永續和綠色經濟的實質效益。談駿嵩召集人表示,特化、環境類技術均扣合多元環保、循環經濟思維,所開發出之高值化產品,從衣料、醫材、資材及高轉換效率之新型能源系統,展現了在綠能與環境領域的創新能力。

※本屆國家新創獎農業食品、特化、環境類蕭介夫召集人(右)、談駿嵩召集人(左)

7家國內外獎項得主受邀進行技術發表,展現獨特研發創意

今年的授獎典禮也特別舉辦新創技術發表活動。在企業新創/國際新創類,進行發表的企業包括:

醫揚科技: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於醫療電腦相關產品、自有品牌之研發、製造及銷售,為全球領先醫療級資訊設備供應商。人工智慧手術機器人醫療影像運算平台可同時支援高達二張NVIDIA高階A6000顯卡,效能跟上一代相比有高達50%的差異。

※醫揚科技全球總經理莊富鈞

睿生光電:全球唯一all-in-one building平板偵檢器製造商,使用IGZO TFT取代傳統CMOS成像技術,具備耐輻射傷害、大面積均勻性優勢。

※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

百靈佳殷格翰:持續鑽研缺乏解決方案的醫療領域,在人類處方用藥、動物事業和生物製劑製造三大事業領域為客戶提供服務。希蓓麗活®靜脈輸注液可有效治療成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發作(GPP),是市場首見(First-in-Class)可用於治療急性發作GPP的新藥,目前已通過臨床試驗,正進行市場銷售中。

※百靈佳殷格翰楊美倫博士

除了這三家大型企業,在最受矚目的初創企業領域,共有4家優秀的台灣新創公司,包括搭上最新醫療政策方向的亞洲準譯、瞄準迫切未滿足醫療需求的采風智匯、專注霧化藥物技術的利優生醫,以及設計SPR感測器平台、增進新藥開發效率的創生醫電,一起向外界展現技術實力:

亞洲準譯:自從健保署宣布2024年起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將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後,NGS就成為台灣醫療界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亞洲準譯使用總體基因次世代定序(Metagenomic NGS)技術開發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服務,可一次檢測上萬類跨物種病原,具備全面、精準、快速等等技術優勢。

※亞洲準譯執行長劉君豪

采風智匯:骨質疏鬆症有高達84%患者未被診斷,退化性關節炎更時常伴隨失眠、肥胖等共生疾病,對生命健康的威脅其實不亞於癌症。采風智匯開發AI疾病診斷輔助技術,包含DeepXrayTM(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和DeepSonoTM,目標為提供一般人可負擔的精準醫療。在2024年,采風智匯也計畫將這兩項產品進軍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采風智匯總經理李文豪

利優生醫:經由霧化給藥,人體的吸收效率快速而且所需的藥劑量少,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受到醫藥界重視,但傳統霧化給藥裝置有藥物殘留量高跟霧化粒子不均勻、影響吸收等問題,利優生醫開發的智能霧化給藥平台AirHyper具備殘留量低和霧化效果均勻等優點,讓藥物可以更精準到達肺部組織,增加藥物吸收效率。

※利優生醫執行長張益慈

創生醫電:在開發新藥時,候選化合物的藥物動力學表現至關重要。創生醫電的利用表面電漿共振(SPR)技術開發感測器平台,採取了前所未見的量測方法以及光機設計,可以同時產出分子成像與通量資訊,更允許各式光學、質譜與電學檢測方法可以快速整合在單一平台上,大幅降低藥物開發成本。

※創生醫電執行長吳子珩

得獎只是創業路上的里程碑之一,期待所有得獎團隊未來能夠持續在技術、業務拓展上精進,一起群策群力讓生醫產業在台灣持續茁壯,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


※系列報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執筆:蔣士棋)。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